<code id="xexjs"></code>
    <strike id="xexjs"><video id="xexjs"></video></strike>
    產品中心
    頁面位置頁面位置: 產品中心  > 自密實混凝土灌漿料
    產品中心

    Product

    產品中心

    資訊推薦

    聯系方式/Contact information

    • 聯系人聯系人:陳總
    • 聯系電話聯系電話:
    • 聯系地址聯系地址:湖北省武漢市漢南區華頂工業園
    在線咨詢

    自密實混凝土灌漿料

    作者:admin時間:2019-08-01瀏覽次數:784次
    1. 產品介紹
    自密實混凝土時具有很高流動性而不離析,不泌水,能不經振搗完全依靠自重
    流平并充滿模型和包裹鋼筋的新型高性能混凝土,自密實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性比
    具有眾多優點:
    (1)自密實混凝土由于免振,可節省勞動力和電力,提高施工效率;
    (2)改善工作環境,免除振搗所產生的噪音給環境及勞動工人造成的危害;
    (3)增加了結構設計的自由度,可用于澆筑成型形狀復雜、薄壁和配筋密集的結構;
    (4)有效解決傳統混凝土施工中漏振、過振,避免了振搗對模板沖擊移位的問題;
    (5)大量利用工業廢料做摻和料,降低混凝土水化熱,提高混凝土耐久性;
    (6)降低工程總體造價,從提高施工速度,減少操作工人,延長模板使用壽命,結構
    設計優化等方面降低工程成本。
    主要應用于民用高層輕型墻體結構和工業工程中附屬裝配式構件、預制構件、鋼

    筋密集的框架梁柱及料倉、漏斗、二次性漿等。

    2.應用范圍

    1、設備基礎二次灌漿
    2、地腳螺栓錨固
    3、鋼結構柱腳底板的二次灌漿
    4、混凝土梁柱板結構加大截面等加固改造維修
    5、置換混凝土法加固及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孔道灌漿
    6、地鐵、隧道、地下等工程逆打法施工。

    3.技術指標


    符合:GB/T50448-2015《水泥基灌漿料應用技術規范》

    TC/T986-2005《水泥基灌漿材料》

    施工溫度:5-40℃

    用水量:3.5-4.0L/袋

    包裝:25Kg/袋,防潮袋

    儲存期:6個月

    4.操作施工說明

    施工準備

    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應有相應的施工技術準備,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、施工質量控
    制和質量檢驗制度。灌漿前應有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技術方案,并經審查批準。
    灌漿施工前應準備攪拌機具、灌漿設備、模板及養護用品。
    模板支護除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《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》GB50204中
    的有關規定外,還應符合以下規定

    1、設備底座二次灌漿時,模板與設備底座四周的水平距離宜控制在100mm左右;模板頂部標高應不低于設備底座上表面50mm。
    2、混凝土結構改造加固時,模板支護應留有足夠的灌漿孔及排氣孔,灌漿孔徑不小于間距不超過灌漿孔與排氣孔應高于孔洞最高點  50mm,1000mm,

    灌漿料的拌和
    自密實混凝土拌和時,應按照產品合格證要求的用水量加水。一般地,CGM-ICGM
    -IICGM-IIICGM-V型灌漿料按13-15%的標準加水攪拌,CGM-IV型灌漿料按9-11%的
    標準加水攪拌。
    自密實混凝土宜采用機械攪拌。拌和時間為2Min(嚴禁用手電鉆式攪拌器)。采
    用人工攪拌時,拌和時宜先加入2/3的水拌和約3Min,然后加入剩余水量拌和直至
    均勻。
    每次攪拌自密實混凝土的量應視使用量多少而定,以保證40分鐘以內將料用完。
    現場使用時,嚴禁在CGM自密實混凝土中摻入任何外加劑、外摻料。
    拌和地點宜靠近灌漿地點。

    地腳螺栓錨固灌漿
    地腳螺栓錨固工藝要求如下:清理空洞→清除孔內積水→調整及固定螺栓(清
    除螺栓表面油污及鐵銹)→澆注(拌和高強無收縮灌漿料)→養護→安裝設備。
    地腳螺栓成孔時,螺栓孔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5mm,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5,螺
    栓孔壁應粗糙,應將孔內清理干凈,不得有浮灰、油污等雜物,灌漿前用水浸
    泡8~12h,清除孔內積水。當環境溫度低于5C時應采取措施預熱,溫度保持在
    10C以上。
    將拌好的自密實混凝土灌入螺栓孔內時,可根據需要調整螺栓位置。灌漿過程
    中嚴格振搗,可適當插搗,灌漿結束后不得再次調整 螺栓。
    孔內灌漿層上表面宜低于基礎混凝土表面50mm左右。

    二次灌漿

    設備基礎二次灌漿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,選用合適的灌漿方法。

    其他工藝流程如下: 清理設備基礎→支設模板→24h前開始浸水→灌漿前清除積水→施 工機具準備   →拌和自密實混凝土→二次灌漿→切斜角→養護 灌漿前,應將與灌漿料接觸的設備底板和混凝土基礎表面清理干凈,不得有碎石、浮漿、浮灰、油污和蠟質等。灌漿前24小時,基礎表面應充分濕潤,灌漿前1小時,清除積水。設備基礎二次灌漿時,應從一 側進行灌漿,直至從另一側溢出為止,不得從相對兩側同時灌漿。灌漿開始后, 必須連續進行,并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。  軌道基礎或灌漿距離較長時,視實際工程情況可分段施工。 在灌漿過程中嚴禁振搗,必要時可采用灌漿助推器沿漿體流動方向的底部推動灌漿料,嚴禁從灌漿層的中、上部推動。 設備基礎灌漿完畢后,宜在3-6h沿底板邊緣向外切45斜角。

    混凝土結構改造和加固灌漿
    自密實混凝土接觸的混凝土表面應充分鑿毛。
    混凝土結構缺陷修補,應剔除酥松的混凝土并使其露出鋼筋,將修補區域邊緣
    切成垂直形狀,深度不小于20mm。
    灌漿前應清除所有碎石、粉塵或其它雜物,并濕潤混凝土基層表 面。
    將拌和均勻的自密實混凝土灌入模板中并適當敲擊模板。
    灌漿層的厚度大于150mm時,應采取相關措施,防止產生溫度裂縫。

    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孔道灌漿

    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孔道灌漿方法應根據現行國家標準《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》 GB50010環境類別分類,采取適當的灌漿工 藝。正式灌漿前宜選擇有代表性的孔道進行灌漿試驗。 灌漿工藝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:灌漿工程中,不得在自密實混凝土中摻 入其它外加劑、摻合料。


    咨詢熱線
    在線咨詢
    二維碼
    掃一掃關注我們
    国产原创精品